标准编号:GB/T 30117.6-2025
中文名称: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 第6部分:紫外线灯产品
英文名称:Photobiological safety of lamps and lamp systems—Part 6: Ultraviolet lamp products
发布日期:2025-08-29
实施日期:2025-12-01
提出单位: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
归口单位:全国光辐射安全和激光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
批准发布部门: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
起草人
牟希、苗飞、付志敏、顾瑛、孙鹤源、朱腾飞、巩合春、谭一舟、何志明、王继恒、郑艺、陈小宁、牟同升、霍磊、彭振坚、代彩红、王彦飞、王欣越、施加斌、李轶、闵长伟、周耀锋、张舒羽
起草单位
杭州三泰检测技术有限公司、浙江智慧照明技术有限公司、佛山柯维光电股份有限公司、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、常州检验检测标准认证研究院、杭州市质量计量科学研究院、成都市计量检定测试院、深圳市帝狼光电有限公司、江西晶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、西藏大学、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、濮阳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、浙江三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、广东省中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、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、浙江智慧健康照明研究中心、浙江硕而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宁波金羽桥照明科技有限公司、攀枝花镁森科技有限公司
标准范围
本文件规定了紫外线灯产品[包括紫外线发光二极管(UVLED)灯产品]的光辐射安全要求,光辐射安全评估和紫外线灯产品风险等级的要求,给出了用户使用安全措施相关信息以及紫外线灯产品的相应标识。
本文件适用于以紫外辐射为主要用途的灯和灯系统,且180nm~3000nm发射的辐射功率有一半以上位于180nm~400nm的光谱范围内。如果180nm~3000nm发出的光辐射有一半以上不在180nm~400nm的光谱区内,则使用GB/T 30117.1-2024。本文件适用于主要发射紫外辐射的医疗诊断和美容设备或产品。
由于紫外辐射的光生物效应是基于所接收的总累积曝辐量(剂量),本文件基于“时间累加平均”曝辐量的概念,其中用于确定风险等级(RG)的评估距离是根据实际照射距离和照射持续时间确定的。换言之,人们不会在很近距离(例如20cm~30cm)下长时间暴露于紫外辐射中。本文件提供了针对特定应用和实际情况的评估距离和具体指导,不同于GB/T 30117.1-2024中的一般通用值;在GB/T 30117.1-2024中其具体应用是未知的,时间累加平均曝辐量不是针对特定应用的产品。